益生菌專家楊博士專訪:選市面益生菌有這個條件就對一半

益生菌專家楊博士專訪:選市面益生菌有這個條件就對一半

楊博士背景介紹

「先選到有人體試驗的益生菌,至少一半以上的機率已經選對產品。」

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在益生菌製程方面擁有數十年的專業知識與業界經驗,於益生菌製程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與業界經驗,目前作為科學顧問提供Aulipure澳立康健益生菌相關專業督導。

訪談目錄

  1. 有人體試驗的菌株、為什麼有保障?
  2. 如何判斷益生菌有沒有效?
  3. 益生質/益生菌/後生元(次世代益生菌聯盟)是什麼?為什麼要放在一起呢?

1. 有人體試驗的菌株、為什麼有保障?

菌株履歷

*只要是經人體實驗證實效用的菌株,都一定會有菌屬+菌種+菌株的全名*

「現在市面上益生菌的產品種類實在太多,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對消費者是一大挑戰,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選擇已經做過人體試驗證實過功效的產品,因為至少有部分人經過試驗有得到好處。」

三階段試驗

「當前面兩階段都得到正面的效果,才會進入第三階段的人體試驗,因為體外及動物只是預試驗,畢竟人與動物還是存有差異,有時候在動物上看到的效果不一定在人身上也會出現,所以人體試驗是必要。」

有做過人體驗證的產品,不管是廠商或研究單位都希望把結果發表在有名的科學期刊上,因為這些期刊都會請相同領域的專家來審核這個研究是否合乎刊登的標準,很多的研究最終是無法刊登在好的期刊,如果可以刊登表示這樣的研究不管是在實驗設計,執行方法步驟及結果的分析是經過專家背書。

要如何知道產品有沒有做功效性實驗呢?

「因為現在的健康食品法規定產品不能宣稱功效,所以從產品說明書,是無法知道產品是否經過人體試驗,還好現在Google Search非常厲害,只要把產品的菌株號碼,以及想知道驗證的功效用英文輸入,應該可以找到這株菌已發表的文獻相關資料。」

例如到PubMed或者是Research Gate這類有刊登正式論文的公開網站,在上面搜尋LP28+strain或者LP28+probiotic。

「總而言之,對一般較不太懂益生菌差別的消費者而言,我的建議是可以挑選有人體實驗驗證過功效的益生菌產品,來做比較與選擇。」

2. 如何判斷益生菌有沒有效?

如何判斷益生菌有沒有效

 

「這部分有點困難,但還是可以進行,只是必須持之以恆,因為保健品不像藥品,服用後幾個小時就可看到結果。」

「如果我們能夠先選到有人體試驗的益生菌,至少一半以上的機率已經選對產品。如果要試驗產品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就必須按照產品說明書的方法服用至少3-4週以上,直接讓自己的身體來告訴你,唯有自己體驗是最準的。」

當服用的益生菌產品產生作用時,一些能注意到的變化有很多,例如消化系統的改善更有精神、甚至到正面的情緒變化,以及更加潔淨的皮膚

大多數能夠馬上注意到最直接的改變,就是腸胃消化上的改善。

因為益生菌可以平衡我們的腸道菌群,迅速地改善排便的頻率與規律性,也能緩解腹脹或脹氣的現象。而隨著規律服用時間的拉長,益生菌的好處也不僅限於改善消化而已。

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能夠提升我們腸道自我保護能力,增加腸道表皮細胞的屏障,進一步防止病毒或壞菌通過腸道進入我們的體內,腸道系統的表面積有約32M2,半個羽球場大,也是病毒與壞菌最常進入我們體內的管道。

*備註:此處腸道系統面積的敘述可能與一般教科書有所出入,由於是採取自最新研究的發現,此處以最新研究的數據資料為主[6]

「腸道自我保護能力的改善,也能夠減輕我們免疫系統與肝臟的負擔,減緩發炎發生,所謂百病發炎起,而我們身體發炎時,更能從肌膚、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出來,長期慢性發炎會促使老化提早發生。」

「因此,減緩發炎和重新平衡我們免疫系統,對我們整體的健康而言,是有很多正面影響的。」

雖然表現出1、2種比較能夠注意到的變化,代表益生菌可能正在發揮作用,但由於每個人腸道菌群不一樣,改善的快慢也因人而異,只要長期服用,一定可看到正向變化。」

至於有些比較複雜的功效如調節情緒、腸道和免疫是直接觀察到,建議持續使用1-2個月後再與比較了解個人健康狀況的醫生聯繫,以重新評估健康是否有所改善。

結論,除了選擇有人體實驗數據來驗證功效的益生菌以外,也要注意規律並長期的補充,盡量減少環境因素的影響,至少1-2個月來觀察有沒有明顯的消化系統的改善,或其他上面段落提過的情緒、膚況、免疫、減緩發炎等的進步,才知道這個益生菌對我們自己到底有沒有效。

3.次世代益生菌聯盟(益生質/益生菌/後生元)是什麼?為什麼要放在一起呢?

「次世代益生菌聯盟從名字簡單來講,其實就是將好菌定殖在我們的身體,並盡量降低外部因素對好菌定殖影響,是益生質+益生菌+後生元的組合名。」

後生元聽起來很陌生,是益生菌的一種嗎?

「後生元(Postbiotics)這個名詞對一般人相對陌生,但卻是近年國際熱門的研究趨勢,它是在2021年由國際益生菌及益生元科學協會(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的國際專家經過兩年長期的討論所定義出來,其定義為【能為宿主帶來健康益處的成分包含微生物死菌,及/或發酵產生的衍生物、細胞成分】」

「因為以前沒有統一定義,因此出現各種名詞,造成研究者、廠商、消費者在認知的不同,因此從前只有明確定義的益生菌及益生質得到認同,總是認為只有活菌及其營養源對人體有幫助,但隨著研究不斷證實有些死菌、菌體成分及其發酵產物也有功效,才會有後生元這個一名詞。」

次世代益生菌聯盟包含益生菌,益生質及後生元,益生質是好菌的營養,後生元是益生菌發酵產生的好東西,可以抑制壞菌的生長及其它的功能。

後生元可以進一步的改善我們的免疫系統,幫助預防或治療腹瀉,減輕與腸易激疾病相關的症狀,甚至可以舒緩某些過敏症狀的嚴重程度。

例如我們透過運動促進合成,或者是透過攝取纖維獲得的短鏈脂肪酸,就是後生元的一種,而這種物質是與瘦身和降低炎症性疾病有關的抗炎成分,而且能夠促進提升消化道的整體代謝功能。

後生元一般而言都很安全、且耐受性良好,不像益生菌一樣需要經過消化道的重重考驗,可以從一些保健食品中攝取入人體,或者我們可以通過攝入更多的益生元和益生菌,來自然地增加體內的後生元含量。

你可能會感到疑問:為什麼不要直接補充後生元即可,還要攝取益生菌+益生質?

因為腸道的環境還是會有好壞菌的比例存在,補充益生菌的另外一個目的除了製造出後生元,這些有益人體健康的物質,更重要的是讓腸道環境的好菌比例提升,建立人體代謝系統的健康品質。

簡單而言,後生元就像是我們腸道花園的農夫,負責耕耘提供更舒適的腸道環境,而益生菌與益生元,就是腸道花園裡的花朵與肥料,讓整個花園充滿多元性且土壤肥沃。

 

降低外部因素對我們腸道環境的影響

「次世代益生菌聯盟(益生質+益生菌+後生元)就是把三種成分放在一個產品上,希望能夠達到功效更加乘的作用,目前在市面上是屬於較創新的產品。」

次世代益生菌聯盟對我們人體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會強烈地受到很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普遍常見的飲食、藥物、壓力、運動習慣等。

下方有TEDEd的知識影片提供參考,影片有繁體中文CC字幕可開啟使用。

*影片有繁體中文CC字幕可開啟使用*

例如高糖、高脂的飲食,因為水果和蔬菜含量低或維生素的攝入量低,造成腸道有害菌大量孳生繁殖,好菌數及生物多樣性的降低,破壞我們腸道微生物組的微妙平衡,也就是所謂的腸道菌叢失衡。

由於每個人腸道微生物組成也都有差異,獨特的腸道微生物組合還會隨著年齡及環境不斷改變(參考資料3),所以讓好菌在體內增長及增加腸道中微生物的多樣性,都是與我們整體健康相關(參考資料4)。

我們在益生菌中添加益生質與後生元的設計,益生質可以保證我們吃下的益生菌,在腸道中有好的食物來源,還可以餵食那些原本就住在我們腸道中的天然好菌群;而後生元則是盡量保障我們,去降低外部因素對我們腸道環境好壞,而避免影響到益生菌與益生質的存活。

不過儘管如此,日常的均衡健康飲食仍然還是很重要的。

換句話說,次世代益生菌聯盟不僅可以降低外部環境因素,對益生菌生長的影響,也能夠進一步助長我們體內原生好菌的成長,而讓益生菌在體內定殖成長,與促進我們的體內原生好菌,對我們的健康狀況改善一樣重要。 

總結

經過與楊博進行關於挑選市面益生菌的深度訪談,我們可以瞭解到其實我們要做的事情其實就只有3項:

  1. 選擇有經過人體試驗的高品質益生菌
  2. 持續服用並減少自己生活中可能的外部因素影響
  3. 了解益生菌需要持續1-2個月才比較能觀察到消化改善的效果

↓ 想知道益生菌還可以怎麼挑嗎?推薦你閱讀 ↓

2022-益生菌挑選指南

 

延伸閱讀》【2022益生菌推薦懶人包】5大品牌CP值推薦、附8大挑選益生菌指南-一次解決過敏/腸胃/便秘/維生素補充!

 

參考資料References:

1. Synbiotic approaches to human health and well-being

 https://sfam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751-7915.12789

2. Swanson, K.S., Gibson, G.R., Hutkins, R.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SAPP)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synbiotics.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17, 687–701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75-020-0344-2

3. Caporaso JG, Lauber CL, Costello EK, et al. Moving pictures of the human microbiome. Genome Biol. 2011;12(5). doi:10.1186/gb-2011-12-5-r50

4. Guiné R de PF, Silva ACF. Probiotics, prebiotics and synbiotics. Funct Foods Sources, Heal Eff Futur Perspect. 2016;(May):143-207. doi:10.1201/b15561-2

5.  Herbert F Helander, Lars Fandriks.  Surface area of the digestive tract – revisited.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681-689  (2014). doi: 10.3109/00365521.2014.898326

6. Helander HF, Fändriks L. Surface area of the digestive tract - revisited.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14 Jun;49(6):681-9. doi: 10.3109/00365521.2014.898326. Epub 2014 Apr 2. PMID: 24694282.